联系人:石经理
咨询电话:18838870707
咨询电话:0379-61127277
办公地址:洛阳市涧西区国家大学科技园
生产厂址:洛阳市洛新经济开发区
【文冠果】“北方油茶” | 从传统榨油的小众坚果,到可能撬动大健康与生物能源的“金种子”
【导语】 在陕西的黄土坡、甘肃的沟壑梁,有一种被老百姓唤作“木瓜”“龙瓜”的小灌木,它耐旱、耐寒、耐瘠薄,种子却藏着高达 58% 的油脂,被誉为“北方油茶”。今天,我们用一篇超硬核却好读的文章,带你拆解它的身世、成分、加工密码与科研前沿,读完就能从“见过”升级到“懂它”。

一、身份档案:从植物志到地理分布
• 学名:Xanthoceras sorbifolium Bunge
• 家族:无患子科文冠果属(单种属,妥妥的“独苗”)
• 形态: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树龄可达千年,树高 10 m
• 分布:北纬 33°–45°之间的干旱、半干旱区,主产陕西、甘肃、河北、辽宁、山东等省,海拔 52–2260 m 的荒山坡、沟谷间都能见到
二、解剖一颗文冠果:数字说话
|
|
|
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三、油里乾坤:脂肪酸地图
• 总不饱和脂肪酸:79.1 %
‑ 油酸(ω-9) 38.9 %
‑ 亚油酸(ω-6) 40.2 %
• 饱和脂肪酸配角
‑ 棕榈酸 6.9 %
‑ 花生酸 6.2 %
‑ 山嵛酸 7.2 %
总之一句话:高油酸+高亚油酸的组合,让文冠果油在心血管保健、高温烹调、化妆品基油等领域都能打。
四、从田间到油罐:两条主流工艺路线
脱壳—预榨—浸出(适合大规模、得油率高)
① 脱壳:滚筒间距 8–10 mm,仁纯度 ≥ 95 %
② 预榨:可选用螺旋榨油机,也可选用液压榨油机,60–70 ℃,残油 ≤ 15 %
③ 浸出:6 号溶剂油,50–55 ℃逆流 90–120 min,粕残溶 ≤ 500 ppm
二次低温浸出(保留活性成分)
• 一次浸:30–35 ℃,60 min,溶剂比 1∶1.5
• 二次浸:25–30 ℃,90 min,溶剂比 1∶1.2
• 优势:维生素 E、植物甾醇损失少,酸价 ≤ 0.8 mgKOH/g
五、科研前沿:4 篇权威研究划重点
|
|
|
---|---|---|
|
|
|
|
|
|
|
|
|
|
|
|
从防风固沙的先锋树种,到实验室里的基因功能研究对象;从传统榨油的小众坚果,到可能撬动大健康与生物能源的“金种子”,文冠果正在完成一场跨越千年的价值跃迁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