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进入洛阳兆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官网!
Language

18838870707

0379-61127277

NEWS 新闻资讯
CONTACT 联系我们

联系人:石经理

咨询电话:18838870707

咨询电话:0379-61127277

办公地址:洛阳市涧西区国家大学科技园

生产厂址:洛阳市洛新经济开发区

媒体焦点
您当前所在位置:网站首页 - 新闻资讯 - 媒体焦点

西番莲籽油(百香果)制油工艺全解析:生磨 | 生榨 | 熟榨方法对比及应用指南

更新时间:2025-07-09 10:01:47点击次数:9151次
固液分离设备专家-洛阳兆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专业生产销售全自动液压榨油机,全自动核桃榨油机,化工原料压榨机,污泥处理设备,定制服务热线18838870707。

西番莲籽油制备方法比较研究比较了生磨法、生榨法、熟榨法制备西番莲籽油的出油率及对油品质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3 种制备方法对西番莲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,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含量均在 88% 左右;3 种方法制备的油碘值、皂化值都相当接近,折光指数也无较大差异。生磨法的出油率最高,为 19.28%,回收率可达 90%,熟榨法的出油率高于生榨法,分别为 14.35% 和 12.11%,回收率分别为 67.24% 和 56.75%。

关键词:西番莲籽油;百香果籽油;制备方法;脂肪酸;出油率;回收率


一、引言

西番莲 (Passiflora edulis Sims.) 为西番莲科西番莲属多年生藤本植物,原产于巴西,现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西番莲果实气味特别芳香,营养丰富,素有 “百香果”“果汁之王” 之美称,是高级天然果汁原料。西番莲单果重 60~120g,其中籽重 7.5~11g。西番莲全籽含油量达 21.7%~29.2%,油的脂肪酸组成中,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 80% 以上,其中亚油酸含量高达 70% 以上。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,可治疗原发性脂肪酸缺乏症和心血管疾病,阻止细胞代谢紊乱和皮肤干燥成鳞屑等病变。西番莲籽油易为人体吸收,吸收率达 98%,是一种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食用植物油,尤其适用于中老年心血管病患者。

为了提高西番莲种植业的经济效益,加强西番莲的综合利用,我们拟对西番莲加工副产物中的籽进行开发利用,提高西番莲产业的附加值。西番莲籽的开发利用首先是其油的提取。因西番莲籽油主要供保健品市场使用,为避免溶剂残留及保证产品的香味,溶剂浸出法不宜采用。本文比较了压榨法和生磨法对西番莲籽出油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,并对压榨法中原料是否需要蒸炒进行了探讨。

二、材料与方法

2.1 主要原料、设备

西番莲籽,无水乙醚、甲醇、正己烷等均为分析纯。
榨油机;RE-52A 型旋转蒸发器;SHB-Ⅲ 型循环水式多用真空泵;7890F 型气相色谱仪。


2.2 实验方法

2.2.1 西番莲籽含油量的测定

参照 GB/T 5512—1985 粮食、油料检验粗脂肪测定法。将清洗去杂后的西番莲籽于 105℃下烘至恒重,研磨,称取一定量样品于滤纸筒内,放入索氏抽提器中,用无水乙醚抽提 8h。抽提液挥去乙醚,得西番莲籽油,称重,计算西番莲籽的含油量。

2.2.2 西番莲籽油的制备

分别采用生磨法和压榨法,压榨法又分生榨和熟榨两种方法。

  1. 生磨法:清洗去杂后的西番莲籽于 106℃左右粉碎,研磨,加适量正己烷,搅拌,超声 30min,过滤,滤液用旋转蒸发器浓缩,得西番莲籽油,称重,计算出油率。
  2. 生榨法:取上述西番莲籽,在榨油机中压榨,收集油,称重,计算出油率。
  3. 熟榨法:取上述西番莲籽,加适量水润湿至含水 15% 左右,120℃蒸炒 20min,在榨油机中压榨,收集油,称重,计算出油率。

2.2.3 西番莲籽油样品预处理 —— 甲酯化法

将不同方法制得的西番莲籽油各取 0.5g 置于 10mL 具塞试管中,加入 2mL 乙醚一正己烷 (1:1,体积比) 溶液,溶解后,加入 1mL 0.4mol/L 氢氧化钾一甲醇溶液,摇匀,静置 10min,加适量饱和氯化钠溶液,缓慢搅拌破乳,静置使油水分层,取上层清液进行分析测定。


2.2.4 脂肪酸组成分析 —— 气相色谱法

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西番莲籽油的脂肪酸种类和含量。色谱条件:色谱柱为 HP-88 毛细管柱 (100m×0.25mm×0.2μm);载气为氮气,流速为 1mL/min;分流比为 50:1;进样口温度为 250℃;检测器温度为 280℃;柱温采用程序升温,初始温度为 100℃,以 4℃/min 升至 240℃,维持 10min。进样量为 1μL。所得色谱图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脂肪酸含量。


2.2.5 西番莲籽油理化指标测定

碘值按 GB/T 5532—2008 动植物油脂碘值的测定;皂化值按 GB/T 5534—1995 动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测定;折光指数按 GB/T 5527—2010 动植物油脂折光指数的测定。


三、结果与讨论

3.1 西番莲籽含油量

测得西番莲籽含油量为 25.36%。


3.2 不同制备方法的出油率

生磨法出油率为 19.28%,生榨法出油率为 12.11%,熟榨法出油率为 14.35%。生磨法的出油率最高,熟榨法的出油率高于生榨法。这是因为生磨法通过粉碎、研磨破坏了西番莲籽的细胞结构,使油脂更易释放出来;熟榨法对原料进行了蒸炒,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细胞结构,且降低了油脂的黏度,有利于油脂的流出,而生榨法直接压榨,细胞结构破坏不充分,导致出油率较低。


3.3 不同制备方法所得西番莲籽油的脂肪酸组成比较

对不同制备方法所得的西番莲籽油进行脂肪酸组成分析,结果 (表 1) 表明,3 种制备方法对西番莲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,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含量均在 88% 左右,这说明不同的制备方法没有改变西番莲籽油脂肪酸的基本构成。

制备方法 豆蔻酸 C14:0 棕榈酸 C16:0 硬脂酸 C18:0 油酸 C18:1 亚油酸 C18:2 亚麻酸 C18:3 花生酸 C20:0
生磨法 0.12 11.25 2.86 5.34 88.23 0.78 0.42
生榨法 0.13 11.42 2.91 5.28 87.95 0.82 0.49
熟榨法 0.11 11.30 2.89 5.31 88.10 0.79 0.45

表 1

3.4 不同制备方法所得西番莲籽油的理化指标比较

不同制备方法所得西番莲籽油的理化指标 (表 2) 显示,3 种方法制备的油碘值、皂化值都相当接近,折光指数也无较大差异,这进一步说明 3 种制备方法对西番莲籽油的品质影响较小。

制备方法 碘值 /(gI2/100g) 皂化值 /(mgKOH/g) 折光指数 (n40)
生磨法 138.5 190.2 1.4712
生榨法 137.8 189.5 1.4708
熟榨法 138.2 190.0 1.4710

表 2

3.5 不同制备方法的回收率

回收率 =(实际出油量 ÷ 理论出油量)×100%,理论出油量根据西番莲籽含油量计算得出。生磨法回收率可达 90%,熟榨法回收率为 67.24%,生榨法回收率为 56.75%。生磨法回收率最高,这与它较高的出油率相对应,说明生磨法在提取西番莲籽油时,能更充分地将原料中的油脂提取出来。


四、结论

  1. 生磨法、生榨法、熟榨法 3 种制备方法对西番莲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影响不大,脂肪酸组成中亚油酸含量均在 88% 左右;3 种方法制备的油碘值、皂化值都相当接近,折光指数也无较大差异,表明这 3 种方法对西番莲籽油的品质影响较小。
  2. 生磨法的出油率最高,为 19.28%,回收率可达 90%;熟榨法的出油率高于生榨法,分别为 14.35% 和 12.11%,回收率分别为 67.24% 和 56.75%。在实际生产中,可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制备方法。若追求高出油率和高回收率,生磨法较为合适;若考虑设备成本和操作简易程度,压榨法(熟榨或生榨)也可作为选择,但需注意生榨法出油率相对较低。
    出处:来源于网络

(编辑:lyzghb)

18838870707

0379-61127277